几个月前,“北大招生将实行推荐制”的新闻印入眼帘时,还以为只是某些人的一时之念,想不到昨天,北大认认真真地拿出了实施方案,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对于北大此举,公众自然会有一些质疑。最普遍的看法是,就目前的社会诚信环境下,推荐制会带来新的不公平甚至腐败。但既然大家都认同“一考定终身”为教 育顽疾,那么总要有先行者祭出第一刀。北大作为国内高校领军者,顶住重重压力率先开火,仍不失为“真的猛士”。

况且,北大对于社会环境也有清醒的认识,为推荐制定出了不少“军规”。例如,推荐的校长要进行筛选,一旦发现弄虚作假将失去资格,名单要公示,推荐名额只占招生人数的3%以内。

在这些条条款款中,有一条是最引人注目的,即校长也要筛选。也就是说,不是每个校长都有推荐学生的资格。那么哪些校长具有推荐的权利呢?新闻中有一点说得很明白,“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再根据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对递交申请的中学进行评审。”,由此可以看出,北大的眼中,具备推荐资格的校长应该都是各地的“名校”、“强校”。

每个地方都有所谓的“重点中学”,为了进这些学校,当地的学子和家长都是挤破了脑袋。我的一个亲戚,也曾担任过老家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每到招生时刻,包括他本人和妻子甚至孩子的手机,都会处于关机状态,不然肯定打爆。但这样的重点学校,还未必就是北大眼里的名校、强校,我的亲戚虽然也拿过一系列荣誉,也未必有资格成为北大眼中名校长名单上的一员。因为对于放眼全国招生的北大来说,这样的重点学校比比皆是,倘若每家都来推荐人才,不说面试的考官要三班倒,把全部的招生名额拿出来也未必够。

中国的教育资源不平衡是眼见的事实,优秀资源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偏远地区连汤都喝不上。浙江的中学教育在全国来说也拿得出手,但就算在浙江不平衡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亲戚所在的学校在当地可谓一枝独秀,和杭州的杭二、学军等一比,就啥也不是了。当然全国的名校还很多,排名在杭二、学军之前的也少不了,这几所杭州人眼中的名校能否入北大法眼,或者进入“重点推荐”的花名册中,也未可知。

比起浙江,中西部一些地区的教育水平自然更为不如,以他们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而论,估计更没有可能获得北大的青眼了。

倘若北大的校长推荐制,只把眼光停留在名校、强校上,则那些没啥名的、不强的学校的学生,无疑失去了一次有望进入名校深造的机会。绿林并非无豪杰,草莽亦有真英雄,每年高考,仍然有许多意外产生,即使只以分数论,高分也未必是名校专有。但如果30分的减分权利,只配名校学子所有,3%的名额虽然不多,仍然会剥夺掉非名校子弟本就贫瘠的上北大名校的机会。

昨天还有一则新闻也颇让人关注。北大校长说,一个高考状元的素质,未必比农村孩子高。这话听了挺舒心,可对应到这推荐制上,又觉得只是说说而已。你试行推荐制,不就是为了力挺素质教育吗?要讲素质,“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就不该是唯一标准了吧。那么在推荐制中,为何不给非名校的学子们留一条门缝呢?

' />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不再是传言,北京大学8日晚正式对外公布了相关实施方案。(11月9日《中国青年报》)

此举看起来是招生自主制的一个改革,让优秀学生不必因考试不佳而被埋没“错杀”。“实名推荐”看起来也作了诸多设计,以防范校长滥用推荐权而乱象丛生。但推荐制是否有益高考公平,有益人才脱颖而出,却值得推敲。

凭知名人士的推荐信便可获得一流大学的招生面试资格。这个前提本身就是对人才通道设置障碍。如果是天赋秉异或者是有某项特长的学生,为什么不能自荐或是让更了解自己的老师推荐,而要知名的校长推荐呢?校长代表一级组织,代表权威与公信力?按说,校长只负综合管理之责,让身处教学一线的老师推荐岂不更好?彰现领导作用的校长推荐制只能说是官本位思想的体现,是惟官可举,而非惟才是举。

而且,也不是随便哪个中学校长都具有推荐资格。能推荐的校长是在限定的省市内,书面申请后获得北大的评审通过才行。这样一来,具有推荐之便的就只能是那些近水楼台的中学名校,也就是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具有垄断优势的重点中学。如此划地为“推”,拒绝了更广大学校的推荐权,选材的不拘一格又休现在哪?

推荐权说白了,跟保送权一样,又成了一些重点中学才享有的福利特权,成了招生时发挥虹吸效应的一个新筹码。如此一来,具有推荐权的中学,势必越发受到家长学生的追捧,只会加剧“择校”热。其后果与教育部新部长所倡导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道而弛。


只许特定范围内的优质学校推荐,这种带有明显倾向性与歧视性的取材标准,也与北大校长周其凤所说的“高考状元素质不一定高过农村孩子”的思想背道而弛。周校长说,“不能一谈到素质就是说唱歌好跳舞好,农村的孩子吃苦耐劳,尊重别人,知道感恩,这是比会背一些诗歌,多解一道数学题更高的素质”。既如此,那些非名校的学生,比如乡下的见义勇为者、背着母亲上大学之类的也许具有更高的素质,为何就不能推荐?

当然,推荐的面太宽了,可能人力有限,顾不过来。但这种很小范围内的推荐权,其实跟特许经营权没有两样,只会无形中拉抬特定中学的身价,剥夺了其它学生进入北大的机会,这跟北大开放包容的精神背道而弛。

且不说校长推荐权会不会产生招生腐败,跟保送生一样异化为走后门异化为为中等生而不是优等生保驾护航,单就校长推荐权而言,实际又回到古代传统的门生制:要想上北大,先得投于某某中学门下,投于某某校长门下。此风一长,又将是何等的一种风景,其进步性又体现在哪?

推荐制的初衷是广揽英才,那就应摒弃学校身份之类的门户之见,采取开放式思维面向全体考生,机会均等,一视同仁,自荐他荐都可,而不是让那些“富在路边”的特定名校生优先,而"穷在深山”者无人问津,推荐无门。

' />

漫画? 来源:网络

?

相关评论:请给北大“校长推荐制”试行的机会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大学8日晚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凭知名人士的推荐信便可获得一流大学的招生面试资格,从此不再是纸上谈兵。

中学校长必须首先以所在中学和本人名义向北大招办提交关于参加“实名推荐制”的书面申请。“所在中学”和“本人名义”,究竟是以什么名义?“本人名义”占多大的比例,“所在中学”名义占多大比例?也就是说,校长推荐是凭自己的考察、好恶还是靠学校的总体评价?如果“所在中学”名义所占评估比例达到90%以上,校长会不会答应?如果校长评估比例达90%以上,是不是一种特权中的特权?

一个中学生自入学以来,考试成绩平平,但占有其他“莫须有”的加分优势,也占有老师的青睐分好感分,然后老师经过自己的评估报给校长,校长根据老师的推荐推荐给北大,这里面有多少不民主的成分?有多少个人好恶决定一切的成分?

一个中学生自入学以来,凭高官家长的条子电话送礼维持关系,入学时也是托的官爸爸的关系进入了重点中学,然后继续保持送厚礼请高级饭馆的攻关态势,并且在学校搞基建时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这孩子要入北大,校长推荐还不是“官”的?这里面是不是权权交易、权钱交易?

一个中学生自入学以来,一直保持班内第一的成绩,品质优良,但就是家里没钱,也没有油水可送,并且始终不太买老师的帐,校长甚至连这个学生长什么样也不知道,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能被校长推荐吗?

假如这个学校是民主的,一个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就进入了品学评价系统,这个系统首先由学生评价,占50%的比例,然后由老师评价,占20%的比例,然后由班主任评价,占10%比例,然后由学校会议评价,占10%比例,最后由校长评价,占10%比例,如此一个评价体系,能够建立起来吗?即便有,能保证推荐学生过程中不发生舞弊现象吗?能保证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发生团体舞弊现象吗?

高考是个独木桥,但也是康庄大道,是我国现行的比较公平的考试体系。可有人故意设置了这样那样的高速公路,捷径,便道,甚至还有人试图钻“下水道”,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为什么要发展不同的高考渠道呢?说好听是寻找科学的选拔人才途径,说不好听是故意制造高考腐败,这就是校长推荐所面临的严酷现实。

如果真正建立起了校长推荐中学生入北大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渠道,并且将这项工程变成清廉工程,民心工程,恐怕怀有贪腐之心的校长也就不“热心”了,保证没有几个校长会申请这种资格;如果真正实现了民主推荐,那些官员子女恐怕也就对此望而却步了;进一步来说,那些品学兼优的学子,谁会找这条“下水道”而不走高考的康庄大道呢?

' />
北京大学8日晚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方案——部分地区中学校长的一纸推荐信一旦通过北大相关部门审核,其推荐的学生便可直接进入北大自主招生的面试阶段。

北大也强调了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监督机制,我们应相信北大的能力。不过,据报道,北大会在北大招生网上对获得“实名推荐”资质的中学、校长及推荐学生、推荐理由进行一周的公示,中学也必须在本校范围内对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信息及推荐理由进行一周公示。从这点来看,还是有担心的理由:公示一周够不够?公示信息够不够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能否抵挡住钱和权在现实社会中的强势?

最重要的担心是,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看起来已经对农村高考生关闭了。据介绍,中学校长必须首先以所在中学和本人名义向北大招办提交关于参加“实名推荐制”的书面申请;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再根据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对递交申请的中学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中学将获得参加北京大学“实名推荐”的资质,并可按分配名额推荐优秀学生。北大自然愿意选择那些条件优良的学校,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推论,可能只有发达地区的重点中学校长才有资格推荐。对于农村学校的校长来说,恐怕连向北大审请资格的勇气都没有。但愿这只是北大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试验阶段的探索。

教育公平是人们一直在追求的,新任教育部部长更是向公众表达了教育均衡为义务教育阶段重中之重的愿景。北大自主招生为此多开拓了一条通道,值得鼓励,但倘若变成了“定向”,关闭了农村优秀高考生的希望之窗,那就并非改革初衷了。

' />
相关评论:把制度设计得让校长靠得住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别将农村考生拒之门外
???????????? 北大眼中,有多少名校长
???????????? 中学校长推荐不如优秀学生自荐
???????????? 校长推荐,“下水道”还是康庄大道?

北京大学8日晚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按照此方案,部分地区中学校长的一纸推荐信一旦通过北大相关部门的审核,其推荐的学生便可以免考,直接进入面试阶段。(11月9日《中国青年报》)

早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处于酝酿阶段时,质疑声就风起云涌,不外乎是,把一项关涉不少人命运的一项制度,其公信力维系于个人的道德情操上,如果说不是一种倒退,至少也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途径。

我能够理解这种什么都怀疑的“信任危机”,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作为背景和佐证,但在制度处于走向完善的起步期,那些点滴的进步更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苛责。相信在谈到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弊病时,不少人都有一大堆理论,所有的理论归结起来,就是要实现高校自主招生。可问题是,高校自主招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一点一滴的“制度改良”来实现的。

谁都不能否认,“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就是高校自主招生的前奏曲,也是在现行应试教育下打开的一个“素质教育”缺口,虽然这一制度由于整体的社会信任环境和制度监督运行的不规范,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就以过于理想化的模式来苛求它,以至于处于起步和探索过程中的“制度改良”会因为舆论反对力量过大而胎死腹中,让我们丧失了制度哪怕微弱改良的机会。

应该说,不单在教育领域,在很多领域,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像改革之初那种任何改革所有人都受益的局面已不存在。深水区改革最大的特征就是既得利益群体已经形成,而且进一步改革的话,既得利益群体会因为担心利益受损而阻挠改革。同时,即便进一步推进改革下的受益者,也由于在之前的改革中遭受太多的损失,而对改革充满着不信任。这也就是为什么素质教育喊了那么多年,到现在进步不大的原因所在,除了不信任外,没有人愿意为制度改革付出代价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可如今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则不同,它不是对传统制度的彻底颠覆,而是对已有且存在的制度改良,可以说对利益群体的触动没有那么大,当然改革起来也就没有那么多阻力。既然如此,明确提出“校长责任制”,对于推荐的校长反倒是一种制度约束,责任到人总比没有责任主体好得多。

更何况,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过程中,由于“实名制”,公众有更多监督制度阳光运转的机会和可能,反倒有可能推动制度进步,而不是像想象的那么糟糕。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给这一“制度尝试”以掌声鼓励其得以顺利实施和推广,而在制度的实际操作中苛求“个体”。毕竟,在涉及利益的改革问题上,我们必须有理想主义的情怀,但更要有寻求“制度逐渐改良”的务实态度,甚至在推动制度进步的过程中,后者比前者要关键和重要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