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杨威
?
凭中学校长的一纸推荐信,学生便有机会免试参加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可享受降30分进入北大的资格。这条消息刚在媒体上露面,便引得网上一片沸腾。
新浪网对此发起的网上投票两天就吸引了13000多名网友参加,结果显示,反对这一改革方案,认为“实名推荐制对多数人不公平”的网友占到69.9%;支持这一方案,认为“可以弥补高考选拔人才机制不足,发现高素质学生”的占23.0%;另有7.1%的网友表示“不好说”。
一项新的招生录取方案尚未正式实施,就引来如此强烈的关注,是因为它触及了这个社会最敏感的神经——高考。
有理由相信,北大推出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此次北大对自主招生渠道的改革,所针对的正是多年来高考录取模式的种种弊端。在正式公布这一方案之前,北大先期已在上海试点。新华网的一名网友表示,想法是好的,但要视乎北大的审核制度,以及中学校长的素质与良心了。“但愿这个办法能够健康运行,搞好了有利于人才选拔。”
不过,就目前的社会现实来看,把人才选拔自主权交到部分省市中学的校长手中,能让人放心吗?新浪网一名网友就认为,以前保送生也要中学盖章,没有校长同意能盖吗?但保送制度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子?信校长不如信考分!
一项制度好不好,人们评判的唯一标准就是实践检验。尽管高考有过很多“看上去很美”的加分、保送制度,但若干年后,加分政策被指成为权贵盛宴,自主招生也时有丑闻爆出。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大学教授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当下中国,把推荐的权力交给校长,谁又能保障他们不为权钱而动?
“这种事情见得多了。我们校长儿子就是这么走的。”腾讯网网友“泡沫”对此这样抱怨。人民网的网友“上海老绍兴”也担忧,这样的改革,会改掉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革”出利益输送渠道!
环顾社会各界的言论,高考已被视为关乎社会公平的底线,是关系到普通百姓的大事。针对高考及录取的任何新改革都须慎之又慎。此次北大的改革方案,不是全国所有的中学校长都有推荐资格。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将根据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对递交申请的中学进行评审。“那么,农村地区、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会不会永远被排除在这一选拔渠道之外?”搜狐网的一名网友表示了如此担心。
“但愿北大的中学校长推荐制,惠及的是‘有才学生’而不是‘有权校长’!”人民网的一名网友这样说。
对于弄虚作假等违规操作,北大表示一经发现,会立即取消该中学及校长的推荐资格。这一惩罚在利益诱惑或权势压力下,显得太过苍白无力。
凤凰网一名网友分析,实行高中校长推荐制的一大前提,是教育行政部门不应干涉学校具体办学。因为目前中学校长由行政管理部门任命、考核、晋升,校长主要对上负责,使得少数校长也许不在乎自己的“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在这种环境下,即便校长推荐学生时受权力、人情因素影响,即便高校不满、举报不断,倘若上级行政部门不追究,他照样能稳住校长之位。校长实名推荐制不可行的最重要原因,恰恰就在于此。
' />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消息自公布以来,引发了各界激烈的争论。
根据实施方案,考生凭着一封校长的推荐信,便可获得北京大学的招生面试资格。通过面试和审核后,将享受30分的高考“优惠”或者直接免试入学。但是,历来对“一考定终身”意见颇深的公众,此次非但不支持、不领情,反而有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一棒打倒”的势头。其主要原因,不是反对高招改革本身,而是其粗糙、模糊的规定,让人们担心“校长推荐”变成少数人的“权力寻租”“暗箱操作”的新形式,导致新的高考不公。
从“三模三电”加分不公、少数民族身份作假等变了味的加分教训看,公众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集体焦虑并非没有道理。例如,北大规定的推荐考生只要“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即可。一个中学尤其是重点中学里,这样的学生大有人在。推荐谁不推荐谁,标准如何界定,如何确保校长公正无私?另外,公示内容如果仅仅局限于初审合格学生个人的一些信息,怎么能证明他们比所在中学其他同学更有推荐资格?即使发现弄虚作假的中学和学生将被取消推荐资格,但是与降低30分的巨大利益诱惑相比,这样的惩罚力度远远不够。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推荐学生进入名牌大学是通行的做法。一旦推荐的学生“名不副实”或者大学期间出现行为不端,不仅此校长针对所有大学的推荐权都没了,而且在银行信誉、社会交际等各方面都受到严重影响。完善的信用体系是推荐制度行之有效的关键。
在当前我国信用建设不健全,教育监督体制不完善的前提下,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需要勇气,更需要根据国情全面考量,在信息公开、选拔标准、监管机制等方面精心设计,消除公众的质疑。假如无法做到这些,无法摆脱权、钱因素的干扰,那么“校长推荐制”很可能出师不利。不仅影响大学声誉,更会伤害公众对素质教育改革的信心。
' />北大放权给各大中学校长,让他们担当“守门人”,公众的第一反应却直接发酵成了:谁会被不明不白挤下车?公众“没信心”不是瞎胡闹,这些年的招生乱象、腐败丑闻的确也伤了公众的心。一提到“推荐”,自然让人想到了“后门”,独木桥难走,有人就有办法“绕道”。
可是,即使面临道德的质疑,“校长推荐制”本身的价值依然不可替代。即便有道德问题,那也只是制度的一个漏洞,除非尊重制度,别无他途。
所谓“校长推荐制”,本来就是“新瓶装旧酒”。华罗庚初中数学考试不及格、钱钟书数学只考了15分、曹禺三次高考落榜,季羡林、闻一多、吴晗、臧克家等等也都是走了“捷径”。如今再无大师,“一刀切”的高考制度扼杀天才已经被证实了几十年。
再看美国,学术成绩通过统一高考(SAT)体现,而非学术因素则依据写作、学校和教师推荐、社区活动、领导能力、体育、创造才能、面试来评分,背景因素包括是否少数族裔、是否当地居民、父母是否校友、捐赠数额、信用记录等等。每项都有分值。
人是社会动物,人人都有“私心”,校长也不例外。可是制度设计却可以看住“人性本恶”。美国的综合打分选拔体系就是这么一个“三好学生”,虽然评价因素非常复杂,但是都能量化,高分高能自然服众。校长推荐看似很重要,但是学生没那金钢钻,也揽不了瓷器活。
况且人数也是九牛一毛,只占北京大学本科招生计划人数的3%,而且仅仅降了30分,打折的力度顶多只有九五折,学生的“成色”差异根本没啥区别。我看,这一小步迈得可谓小心翼翼,现在很多人一定要推测,小碎步要摔个大跟头,我不信。
如果正如北大所说,这是一个程序设计,不是校长简简单单就是签个名,而要经过学生公选、老师讨论、家长确认、北大专家组“质量再考评”、名单公示,能最终过五关斩六将的绝不是等闲之辈。
因为看不惯校长腐败,怕噎着就不吃饭,最终结果只能是天才、偏才、怪才也跟着饿死。一考定终身看似公平,其实这才是中国教育问题滋生的“病原体”。自主招生不光要尝试“校长推荐制”,也要尝试更多更大胆的新体制,只有这样一个复合型的选拔体系才能具有“规模效应”,才能抵挡权力、金钱的冲击,才能真正公平。
' />关于正在分步进行的“高考”改革,公众通常有一种矛盾心态:原先的“一考定终身”导致唯分数论,必然把学生推入作业和习题的重压之中,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又导致能让学生得高分的“优质教育资源”畸形分布,逼使学生和家长为此展开激烈竞争,平添了精神焦虑和经济负担。可是,但凡对高考制度有所改革,公众又会陷入另一种担忧:一旦分数的硬指标被去除或者淡化,代之以模糊不清的所谓“综合素质”和“学科特长”,高考会不会在新名目之下演变为富贵阶层的分肥游戏,而平民大众对公平的诉求更加无处伸张?
在这种怕冷又怕热两头为难的心态之下,“高校自主招生”的消息一出,公众对高校校长的道德水准和职业操守充满疑虑,惟恐自己成为权钱交易的牺牲品。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上大学”的资讯传来,怀疑的矛头又转向了中学校长们:在公信力稀缺的社会空气中,中学校长们会不会把手中的权力变成获取个人好处的筹码?
这种担忧并非无端而发。近年来,围绕着高考加分或者钻空子上大学,发生了太多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湖南考生王佳俊突破了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冒同学罗彩霞之名完成了大学学业;重庆今年一下子发现了30多名修改少数民族成分骗取加分的考生,甚至包括当地高考文科状元;浙江的“三模三电”训练队在一些地方已演变成富贵家庭子女的“加分俱乐部”。有这些打通层层关节投机取巧的铁证在,公众担心中学校长们被糖衣炮弹击中,或被人情关系所左右,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这个时候,我们也会听到另一种洪亮的声音:改革的脚步不能停止,改革中的问题靠改革解决。因为僵化生锈的旧体制只会让积弊越来越重,活力越来越少,而在病体上撕咬打洞的硕鼠们并不会停下他们的尖牙利齿,只有进行针对性的改弦更张,才能保证优才选拔和教育公正的实现。
按照这个思路,关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既然公众不敢信任校长一己的道德自律,那么可以通过增加民主决策成分来解决问题。现有的方案中提到“北大和推荐中学都需对被推荐的学生信息以及推荐理由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这就已经有了一道民主监督程序。为了增加保险系数,可以在推荐学生的选拔、酝酿阶段就充分实施民主:名单确定不能是校长一支笔,甚至不能由校长办公会议决定,而是应该有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的参与,校长在推荐名单上每写下一个名字,都要给出充分的理由。总之,要把一份经过充分讨论的名单提交给高校,高校选定之后再向全社会进行公示。
可以想象,经过这样的程序之后,推荐中发生猫腻的可能性必然大为降低。然而,这个相对合理的结果的产生,这种充分分权的制度设计,可能已经有违“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本意。校长作为一校之长本应具备的专业威望和话语权得不到充分体现,而且过于烦琐的决策过程会增加这一方案的实施成本,甚至造成连绵不断的争吵扯皮。在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的环境里,公众总是寄望于叠床架屋的刚性制度来封死一切漏洞,其实所有的制度都是由人来设计和执行的,如果人心不古,从来就没有攻不破的马其诺防线。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在进行公共问题决策和公共政策制定时所面临的最深刻也最无奈的悖论。
面对这样的悖论,裹足不前意味着慢性死亡,希图一步到位也太天真,以制度设计和道德校正双管齐下,或许是唯一可行的选择。在不断的试错和反复博弈中寻求突围,以公开透明和公众监督来拒腐防变,在一个又一个环节上解决问题,在一个又一个方案中积累经验,就能逐渐确立合乎国情的正确路径。从这层意义上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不妨一试。
?
?
' />北大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旨在招收更多高素质学生,但在当前对权力运行尚缺乏有效制约情形下,推荐制很难确保不会出现腐败。另外, 如果学校为了升学率,不把最优秀的考生推荐成自主招生考生,而用他们来冲刺高考状元,这对推荐制录取优秀学生也不利。
其实,高校希望通过推荐的办法录到优秀学生,不一定非要实行中学校长推荐制,而完全可以由学生本人向自己属意的高校自我推荐。优秀学生向高校自荐与中学校长推荐在效果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前者却可以有效避免推荐过程中出现腐败现象,也可规避中学校长为了“冲刺高考状元”而“隐瞒”优秀学生不推荐,无疑更值得推行。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际上是一种依托权力进行学生推荐工作的制度,而只要各种“推荐”工作依托权力进行,就难免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干扰,难免会出现权力滥用与腐败现象。正因如此,包括向高校推荐学生在内等非行政工作,都应尽可能在权力运行体系之外进行,惟其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权力滥用与腐败现象发生。而实行优秀学生向高校自荐制度,即能使学生推荐工作脱离权力开展,因而也就能最大限度地防范腐败与教育不公现象出现。
美国等国家高中毕业生要上大学,都要先向高校寄送自荐信,自荐信是高校录取申请入学学生的最主要依据。这些国家的学生自荐上大学制度,不但使高校能够最大限度地录取到双方属意的学生,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范权力滥用与腐败发生,既充分体现出了高校自主招生性质,又能最大限度地确保教育公平。高中生自我推荐制无疑更值得借鉴与推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