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救“内外有别”,生命难言尊重
www.fjnet.cn?2013-09-22 10:00? 张楠之?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9月17日,辽宁省沈阳法库财湖机场一架美国MACH1表演队的小型表演飞机,在组装后进行试飞时意外坠入财湖。机上载有参加特技飞行表演的美国飞行员戴维·里格斯和一名中国籍翻译。事发后,中国籍翻译被送医,抢救无效死亡;飞行员失踪。经过70多个小时的搜救,失踪飞行员的遗体被找到。(9月21日《新京报》) 这次搜救行动参加的部门不可谓不多:既有交通部北海救助局大连救援基地、沈阳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也有辽宁省、沈阳市的省、市公安消防部门。动用的人力物力也不可谓不多——共出动500余人、多艘船只。不仅如此,搜救过程中还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水下声呐技术,正是凭借这一技术,搜救者才得以最终确定失踪飞行员遗体所在的位置,将其遗体打捞出水。 但是,这样一次既体现有关部门对生命的尊重,又体现了国际友好的事件,在网上却没有得到多少赞誉,相反的,却是质疑连连。究其原因,则是一些类似事件中的“内外有别”的做法使然。 去年2月,一位日本骑车环球旅行者的自行车在武汉被偷,当地警方3天后即侦破该案,将自行车完璧归赵。武汉一年不知道有多少自行车被盗,却鲜有哪个案子得到这样的重视。虽然当地警方否认是“选择性执法”,但却无法完全平息公众“内外有别”的质疑。同样的,在很多溺亡事件中,死者家属跪求仍无人打捞尸体,或无力支持打捞费用致使尸体无人打捞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更是与沈阳此次搜救事件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个国家展现在外国人面前的形象是否友好,不仅在于其对待外国人的态度,更在于其对待本国人的态度。或者说,无论是对外国人还是对本国人,在对待方式上原本就应该一视同仁。 在缔结国际贸易条约时,一条重要的原则已经“国民待遇原则”,即,一国给予外国公民、企业、船舶等在民事以与本国公民、企业、船舶等所享有的同等待遇。这一原则隐含的一个前提即是,一国对待自己的国民通常比对待外国公民更好。这条原则同样适用于搜救领域。但现实中,一些外国人在遇到同样的事情需要帮助时,所获得的却往往不是“国民待遇”,而是“超国民待遇”。 内外有别的对待,对于得到的对待更好的一方来说,在感受到友好的同时,往往也会带来更多的疑问。因为,区别对待的目的绝不是单纯为了友好,而一定是另有所图。而所图者,要么是名声或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要么是利益。而友好一旦带上了功利色彩,也就不再成其为友好,而只是一种工具,是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而工具性的友好,因为其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特性,让人骤然起疑。 一视同仁,并不意味着要向低的看齐。不是说,既然通常情况下对待自己人时不会动用那么多人力物力搜救,在外国人遇险后也不运用那么多人力物力搜救,而是说,应该在现有的条件下,在能够调动的人力物力,在能够使用的科技力量下,给予每一个生命以同样的重视,进行同等力度的搜救。只有如此,友好才是真正的友好,尊重也才是真正的尊重。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9]云南永善山洪灾害受伤人员增至5人 搜救工作基本结束
- [ 09-18]中国全力搜救在沈阳坠湖失踪的美国飞行员 生还希望渺茫
- [ 09-13]百人冒雪搜救迷路驴友31小时 驴友却早已下山(图)
- [ 09-07]中国海军编队抵达美国珍珠港 参加联合搜救演习
- [ 08-29]广西搜救落水人员反落水 事故致2死3失踪
- [ 08-28]广西贺州:搜救落水人员反落水 事故已致1死4失踪
- [ 08-27]峨眉山一男一女采竹笋失踪 近百人全山搜救7小时
- [ 08-25]江苏响水19岁小伙沉入湖底 搜救5小时仍无结果